記者張辰卿/台中報導
以光為橋、以心為島,凝聚五縣市創生能量,展現中區地方創生的共好實踐。
國家發展委員會主辦、逢甲大學執行的「地方創生中區輔導中心」,11/21日於臺中文化資產園區衡道堂舉辦「中區地方創生成果展」。活動以「島心共創」為主題,集結苗栗、臺中、彰化、南投、雲林五縣市團隊,展現地方創生「以人為核心、由心出發」的推動精神。
開幕以《地方的聲音・創聲五語》音樂展演揭幕,由雲林團隊「媳婦兒有限公司」策劃,串連五縣市故事創作主題曲《地方的光》,唱出青年返鄉與土地連結的力量。啟動儀式則以「心型金鑰」象徵「以心為鑰,開啟共好未來」,當光流由中央延展至全台,象徵地方創生能量自中部啟航,照亮島嶼的希望。

▲中區地方創生成果展。(圖/主辦單位提供)
地方創生推動逐步累積跨領域能量,從青年返鄉的行動、產業轉型的探索到文化再生的扎根,皆凝聚成地方被理解、被看見的重要力量,跨部會資源亦持續導入,協助地方建立支持系統,使創生行動不僅止於補助,而是能真正形塑在地生活與產業的永續發展。
此次成果展呈現中區豐富的創生故事,其中,彰化的「未來地圖有限公司」以「如果地方是一個品牌」為理念,透過策展與品牌化手法,帶領青年重新詮釋彰化的城市文化;芳苑的「風灣的船」則以餐桌為介面,將海口風土、在地食材與循環經濟結合,轉化為具風味與故事性的飲食體驗;雲林「峰禾日秝」運用加工與設計美學整合小農產銷鏈,使雲林農產成功跨向國際市場;南投「省府慢慢」以老眷舍活化為基地,串聯文創、手作與文化體驗,推動中興新村聚落再生,這些案例跨越產業、文化與社群面向,展現青年世代以創意回應地方需求的多元可能。

▲中區地方創生成果展大合照。(圖/主辦單位提供)
展區以「廊帶共榮、地域共好,創青年世代上場」為策展主軸,完整呈現從風土再造、品牌行銷到跨域合作的行動成果,活動壓軸「島嶼饗宴」以「從土地到餐桌・以食為語」為概念,透過中區地方食材的創作料理,使餐桌成為述說土地故事的延伸場域。
此次成果展透過音樂、光影與飲食策展,展現地方行動者長期深耕的能量,象徵中區創生正式啟航,未來將持續陪伴地方團隊,讓更多土地故事被聽見,照亮台灣的每一道光。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