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者蕭麗鳳/彰化報導
患有思覺失調症的45歲程姓女子,喉嚨痛好幾個月,卻一直認為是邪體附身導致,家人發現有異後帶她就醫,赫然發現是咽喉癌末期。衛福部彰化醫院放射腫瘤科醫師張博竣表示,在臨床上,精神科患者和老人家的病識感較為不足,是延遲就醫的2大族群,易釀成一發現癌症即為末期的困境,家人須更用心觀察溝通。
醫師張博竣說,程女患有思覺失調症,有妄想及幻聽、幻覺的症狀,雖然服藥治療,但其服藥順從性不佳,也使得病情反反覆覆,在幾個月前,她被父母帶來就醫,因為父母發覺她聲音沙啞及進食有困難的模樣,經過多項檢查及正子攝影,發現在咽喉處有個5.1公分的腫瘤,並確定為第4期的末期癌症。
▲張博竣強調,程女的咽喉癌發展至少半年以上,甚至長達2、3年,但程女以自己的認知,延遲就醫,演變成癌末。(圖/彰化醫院提供)
張博竣指出,程女抗拒治療,醫護及放射人員苦心勸她,與她建立交情,她才願意接受治療,也才說出她整個病發經過,原來她在就醫前已經喉嚨痛好幾個月了,但她一直認為那是邪體在她的身上作祟,因為她每次經過喪家法事都會很不舒服,所以她到了宮廟求得符咒,與之對抗,從沒想過就醫。
張博竣說,程女向醫護人表示如果她接受治療,會被邪體搞死,其父母也勸說不動,他們以耐心及同理心和程女溝通好一段日子,她才願意接受治療。他們對程女做了5次化療,並進行了35次的光子刀治療,以高精準度直線加速器,對病灶精確定位,做高劑量放射,療程結束後,腫瘤壞死萎縮,但後續還要定期追蹤。
▲張博竣指出,程女抗拒治療,原來她在就醫前已經喉嚨痛好幾個月了,但她一直認為那是邪體在她的身上作祟。(圖/彰化醫院提供)
張博竣表示,咽喉癌早期症狀包括喉嚨疼痛、聲音沙啞、吞嚥異物感或持續咳嗽等,若症狀持續兩週以上未改善,就應盡快就醫檢查。若能早期發現並接受手術或化療、放射治療,治癒率可達7成以上。
他也提醒,家屬是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的守門人,若發現患者有飲食、體重或聲音的明顯變化,應及早協助就醫,以免錯失黃金治療期。
張博竣強調,程女的咽喉癌發展至少半年以上,甚至長達2、3年,但程女以自己的認知,延遲就醫,演變成癌末,讓人遺憾。其實,在臨床上,不只是咽喉癌,其他癌症也一樣,精神疾病患者與年長者,常因病識感不足,忽略身體發出的警訊,或另作解釋,導致延遲就醫,一旦確診往往已是癌症晚期。
推薦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