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走在馬路上分辨紅綠燈、行人穿越線,很多人習以為常,對視障者來說,白手杖與聽覺才是生活的導航系統,台中市政府在惠明盲校劃設導盲行人穿越線,三條白色實線成為白手杖定向軌道、建置蟋蟀聲、鳥叫聲與布穀聲的有聲號誌,讓看不到光的孩子也能安心走在回家的路上。交通局長葉昭甫表示,打造無障礙交通,實踐市長盧秀燕長期推動「台中好行」的目標,從幼童到長者、通勤族到視障者,都享有安全的交通環境。
葉局長指出,導盲行穿線、有聲號誌到公車服務燈按鍵點字功能,方便視障者自在移動,也教育用路人看到導盲行穿線、聽到聲音號誌響起放慢車速禮讓通行,交通局改善校園週邊交通,不只從惠明盲校提升通行品質,更擴及路口導入視覺化減速設計、標線型人行道與通學環境改善,優化注重安全,成為人人可用的交通設施。
葉局長說,盧市長重視校園交通改善,已完成63處交通部盤點行人易肇事路口改善、140處校園周邊路口安全改善,為讓視障者順利搭乘大眾運輸,「台中Go-無障礙版」APP連動候車亭服務系統,開啟及定位在靠近安裝有服務燈的候車亭時,透過手機APP搭配螢幕報讀功能,自動提醒使用者以手機啟動服務燈,免除於候車亭內尋找服務燈預約鍵的問題。
惠明盲校校長蔡旻玲表示,校內視覺障礙與視多重障礙生60多人,加上育幼院和教養院近300人,常安排盲生到商場或公園自主行動與社會參與,坐輪椅的盲生通過馬路時間較長,交通局新增紅燈倒數計時器,可評估過馬路時間,另設通學區域標誌、視覺化減速標線,劃設導盲行穿線、有聲號誌,強化盲生定向感,過馬路更安全。
「在盲生有如停電的『視』界裡,導盲行穿線、有聲號誌,改善不只是道路結構」,惠明盲校總務主任費峻鴻說,更是市民對於視障者、身障者理解與尊重,生活就是盲生教育場域,第一堂課不在教室,而是起床時老師引導梳洗,學習困難度高,但不會縮小行動範圍,反而規畫更多課外學習,有完善的交通功能,視障生外出時感受更多有愛無礙。
蔡校長表示,惠明盲校成立64年仰賴募款營運,校園修剪、洗廁全靠老師與校車司機一雙雙默默奉獻的手,感動志工挹注學習資源,牆上攝影作品是盲生拍照時專注神情,失去雙眼還有心靈之窗,按下快門捕捉風的畫面、拍鳥鳴聲,盲生拍照落實平權,如同視障者持白手杖安心走過行人穿越線,也是人本交通最美的風景。
(7/20*10)*交通局
聯絡人:台中市政府交通局 盧小姐
聯絡電話: 04-22289111分機60013